1841年,英國科學家理查德·歐文在研究幾塊樣子像蜥蜴骨頭化石時,認為它們是某種史前動物留下來的,并命名為恐龍,意思是“恐怖的蜥蜴”。
雖然恐龍化石已經(jīng)在地球上存在了數(shù)千萬年,但直到19世紀,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(jīng)有這么奇特的動物存在過。第一個發(fā)現(xiàn)恐龍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·曼特爾的英國醫(yī)師,而創(chuàng)立“恐龍”的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查德歐文。
擴展資料:
恐龍的體型特征
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。以恐龍作為標準來看,蜥腳下目是其中的巨無霸。在漫長的恐龍時代,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類恐龍也要比它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,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出現(xiàn)在地表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等級。
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還小得多?,F(xiàn)有的證據(jù)表明,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、早侏羅紀、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。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,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。
恐龍的體重估計值,大多介于1到10公噸之間。倫敦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,而新生代的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。
恐龍”之名的由來